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师德标兵】文君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6:31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责任编辑:jsgz

个人情况:

本人长期担任《无机化学》、《化学与生活》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得“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最有帮助的老师”、校级“我最喜爱的老师”、“教学质量奖”、校级“中青年教学骨干”、“贵州师范学院三八红旗手”、“校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曾参加了“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团队,与团队成员共同探究大学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探索素质教育之路,并共同开发出了遵循新课改理念,依据“创新、多元、宽容”的教育思想的公共选修课《高师梦想课》,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与教学团队共同完成的“运用档案袋评价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担任校级督导和化材学院二级督导组长工作,带领学院二级督导组四次蝉联优秀二级督导工作一等奖。还曾担任教研室主任和化学专业负责人以及教学委员会委员工作、教学质量监控秘书工作,还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所有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多次被评为优秀。

教育思想:

曾经读到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了一块玉,想把它雕成精美的艺术品,可他用的是一把锄头。玉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失去了任何价值。作为教师我们也得到了玉,那就是学生。正确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是一把锄头。不同的方法,使学生的未来截然不同。三尺讲台、一间教室,究竟能给予孩子什么,取决于讲台、桌椅之外的空间流淌着什么。同样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狭小,让人拘束和不安,甚至让人压抑和羞辱;有的却显得很大,让人自由舒畅,无比开阔,似乎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它可以是孩子成长的乐园,也可能是禁锢孩子心灵的囚笼。而主导这一切的是教师,种种的不同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气度、眼界、智慧、爱心与耐心,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这一切决定了教室的容量,决定了教室延伸的长度与宽度。作为教师我要努力成为那个手拿刻刀的人,用心灵去影响心灵,努力成为学生的灵魂导师。

教师之旅:

工作以来除了努力拓宽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丰富自己的内心,让美好心灵,优雅性情、昂扬斗志、丰富阅历、积极乐观影响更多学生。作为理科老师首先要提高人文素养,再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我广泛阅读,让书籍滋养心灵,除了知识的扩充,更是眼界、心胸的拓展,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识气质,也拓宽了灵魂的深度和广度。另外我积极运动,挺拔身姿,以保证课堂上的自己充满朝气和激情,我在手机上自费报名了提升学生自信心、人际关系、教育升级、平衡情绪等一系列课程,像一块海绵般的不断的吸收着各种养料。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让一颗心灵如脱壳的核桃,透露更芬芳、灵动、丰盈、活力的内涵,让它去触动更多的灵魂。

记得初为人师的日子里,我如履薄冰,将每一堂课视为神圣的使命:熬夜备课、反复打磨教案,生怕辜负台下几十双纯真的眼睛。

教育不是知识的搬运,而是心与心的触碰。“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摧毁一个灵魂,也能重塑一片星空。”“学生何尝不是一块璞玉?”我恍然,“若用苛责的‘锄头’对待他们,只会磨去灵性;唯有以尊重为刻刀,才能雕琢出生命的光华。”

“树未发芽,只因未遇春风”,而自己愿做那缕春风:用博学拓宽知识的边界,用宽容接纳成长的参差,用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开。

改变悄然发生。一次《无机化学》课后,我忐忑地收集学生匿名反馈,却收获了满纸炽热:“您的笑容像妈妈一样温暖”“遇见您是今生幸运”。学生笔下那个“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形象,让我惊觉:曾经那个自认“笨嘴拙舌”的平凡教师,早已在书香的浸润中蜕变成一盏明灯。书籍不仅丰盈了我的灵魂,更让我懂得——用心灵的温度,唤醒另一颗心的春天。

如今,课堂上,我不再执着于纠正错误,而是俯身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一道勇敢举手的背影、一次笨拙却真诚的发言,都成了我赞美的源泉。“注意力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会生长。”我将书中的理念化作行动,用肯定代替否定,用信任消解怀疑。将化学公式与人生哲理编织,让知识有了生命的呼吸。一位学生在毕业信中写道:“您教会我,比分数更重要的是永不熄灭的热爱。”二十五载春秋,我从战战兢兢的“知识传授者”,成长为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心灵摆渡人”。教育于我,早已不是职业,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恋”。教室的容量,取决于教师灵魂的广度。当我以心为灯,教育的微光自会照亮千万星辰。

上一条:【师德标兵】吴科玉
下一条:【师德标兵】王铎

文章下载】     【打印】    【收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