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师德标兵】吴科玉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6:33 [ ] 浏览次数: 来源: 视力保护色: 责任编辑:jsgz

吴科玉,女,1982年1 月出生,群众,硕士研究生,现任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自2003年7月任教以来,不管面对的是成高学员还是普高学生,吴老师都在教师岗位上担当尽责,热忱投入,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四有”好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潜心教学,勤奋工作,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追求卓越,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她在政治理论修养、教育教学工作、专业领域科研等方面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事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担当有为

在当前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始终保持着清醒地思考和选择,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个人事业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她秉承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讲真话、干实事,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发挥劳模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作为我校教育学院时期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具体工作中践行“知行合一”,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期间,不论是成高教育还是普高教育,她都时刻牢记为人师表的初心,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思想,争做“四有”教师。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时刻注意自身的教师形象,不断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在教学工作中积极主动,爱岗敬业,面对相对繁琐的工作和相对艰苦的教学条件毫无怨言,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真正表现了一名优秀教师为学校大局着想的风范,在年轻教师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自2020 年以来先后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贵州省省级选拔赛文科组一等奖、国赛三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贵州省选拔赛副高组二等奖;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师范学院“三八红旗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最美印山红烛”等荣誉称号,并成立了贵州师范学院“吴科玉名师工作室”。2023年12月工作室被贵州省教育工会命名授牌为“吴科玉劳模创新工作室”;2024年12 月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2024年“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她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作为一名教师她认真钻研、严谨笃学,在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树立了一种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将自己的德、识、才、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贵州基础教育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合格人才。

二、率先垂范,育人为本

工作中,吴科玉同志恪尽职守,以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己任,坚持教书和育人“两手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她经常思索的问题。为此,她认真阅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选》《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以及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的《点亮生命灯火》等教育书籍,从前辈著名教育家那里汲取教书育人的宝贵经验。她信服于漪先生所说的“做老师最最重要的就是点亮生命的灯火”,“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就选择了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强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身为教师,她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从各方面率先垂范,影响学生。

通过她的不懈努力,带领团队指导学生通过参加师范生技能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竞赛项目,近三年获国家级奖34 项,省级奖 282项。通过教学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方式共指导66 名学生考上研究生,200多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各级荣誉奖励,50多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大学生”等表彰。2024年10月,吴老师指导的梁诗雨同学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诗教大赛”中获大学生组国赛一等奖,成为当年贵州省在该奖项中的唯一获得者;同时,吴老师参与指导的花开有声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斩获国赛金奖,11月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国赛金奖。

三、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吴科玉同志入职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主要担任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明清小说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上好课,她通过“守正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反思”三个步骤,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一是守正创新。她深知教学工作要与时俱进,为了上好课,她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她重视课堂教学,从上好一节课到上好一门课。她关注学术前沿,广泛阅读专业研究成果,及时吸收更新观点,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教学时,注重文化性和知识性的结合,强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建立有机关联;不断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研究,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勇于实践。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实践,离不开教育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讲什么、怎么讲,是值得长期思考的问题。为此,她利用网络观摩优秀教师授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传统教学的“三中心”,即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积极向OBE理念指导下的新“三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进行转变。她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创新,通过对教材的优化与重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训练与培养,为最终实现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三是不断反思。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她认为教师的成长是一生中永远不会停下脚步的过程,有了对教育教学的反思,教师才可以不断地生成发展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步由新手蜕变成专家。要能反思得恰到好处,深入反思问题的内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实践与研究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她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平台,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精神的辐射带动作用,带领青年教师们集体备课,打磨课堂教学环节,积极组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自2020年吴科玉老师荣获全国第五届青教赛贵州省文科组一等奖以来,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头作用,辐射带动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到此项比赛中来。我校青年教师在全国青教赛上连续三届获得贵州省省级选拔赛第一名,不断突破建校以来最好成绩。科研上,近三年来工作室成员主持并参与了各级各类课题共计19项,项目经费达72万。涵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1 、贵州省哲社规划课题3项,教育厅课题3项。

吴科玉老师及团队多次受贵州省教育厅语委办、贵州省教育工会、省团委等单位邀请,面向省内多家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语言文字推广等活动,为地方基层中小学教师、公务员、群众等群体做好继续教育服务,受益人数达七万多人次,多次获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2B9BAF

上一条:【师德标兵】吴恋
下一条:【师德标兵】文君

文章下载】     【打印】    【收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