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载寒暑更替,见证的是她投身教育的深耕细耘;乡间蜿蜒小路,铭记的是她与团队的蹒跚前行;累累师创硕果,撰写的是她带领学生将青春书写在贵州大地上的美好篇章。
——题记
在贵州省贵州师范学院,领导眼中,谭韬是身先士卒的优秀党员;在同行嘴里,她是最受尊敬的师德楷模;在学生心里,她是深深喜爱的良师益友。
谭韬毕业于西安邮电学院,大学本科学历,贵州大学专业硕士,副教授,现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在二十三载的从教经历中,她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她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师范育人作为毕生热爱,呕心沥血,用专业严谨的工作理念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好评、领导的褒奖,先后获得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并获贵州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这一张张荣誉证书,不仅见证了她23年来在教学岗位上的辛勤耕耘,也为她赢得了珍贵的口碑。
爱岗敬业,率先垂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谭韬自从2003年进入教师岗位工作以来,先后承担9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的教学任务,年平均课时达350课时,教学评价稳居95分以上,居全校前茅。谭韬老师在专业课程中坚持每学期迭代更新课程多媒体资料、录制慕课视频,累计迭代教学资料43次,录制精品课程3门,她率先引入了混合教学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的“先理论,后应用”改为“先讨论,提问题,讲理论,勤思考,后解决”,在新工科课程改革当中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深受学生好评。为了让应用型本科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她还领衔主持了2014—2017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大纲修订,针对企事业单位需求,针对性优化了电子信息专业学生三大方向的专业课结构,多名学生到中兴、软通等国内知名企业就业;她牺牲了全部的假期和周末,为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生义务辅导,其中多名学生考取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每逢过年过节,她总要一条条回复上千条毕业学子的祝福短信。除了不断向退休老教授请教之外,她克服孩子尚在襁褓的依恋,还主动到北京企业顶岗工作,这一去就是1年,只为了增加实践教学能力。在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和实习指导工作上,每次从选题、材料手机、初稿写作到定稿完成,都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从教23年来,她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专业,有理想,有能力的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
在工作中,谭韬老师时时处处注意观察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多忙,她都会通过电话、短信或电邮的方式给他们引导。在团队学生的眼中,她是老师,也是朋友。她认为良好的个性同卓越的才智一样重要,她注重在符合规律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通过沟通交流给他们一些建议,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的特长在她合理的分配下得到发挥。
谭韬老师“以校为家,”待在学院时间比待在家里多,同事说谭韬老师在周末的时候会把孩子带到学校里面来,一边让家里人有休息时间,一边可以继续工作。在谭韬老师看来,学生第一次参与创业赛事,总是毫无头绪的,老师的责任就是思维引导、方法支持,甚至是陪着同学们一遍遍修改,指导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她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学生有所收获。这么多年来,师院的学生在这过程中渐渐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其中包括专业技能的巩固、创新意识的培养、思维模式的转变,这也是谭韬老师希望学科大赛能够带给他们终身受益的能力。
在无数次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谭韬老师更看重的是比赛之外的师生情谊,当看到学生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团队协作、通宵达旦、全力以赴,为攻克一个难题就开心雀跃,看到他们朝气风发、自信满满的跟清华、北大学子同台竞技,毫不逊色……会让她非常感动,觉得能做一名老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学生面对竞赛通常会有畏惧感,但因为有谭韬老师在,学生都会鼓起勇气继续走下去,她通过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这样的付出和辛苦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从教多年,她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师生共同奋战、共话双创的时光。
从“专业教育”走到“双创教育”
2017年7月,谭韬从二级学院调动到双创学院工作,并承担了创新创业学院课程建设及执行的任务,面对完全非本专业的陌生领域,她没有服输,而是带着无惧无畏的果敢和追求上进的坚韧,直面全新的教育教学难题,一心扎了进去,为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全覆盖目标的完成,加班是家常便饭,为了学习一个新的创新创业理论与方法,常常在办公室熬更守夜,无数次查阅资料和进行授课练习;为了一个课程中用到的图片,她可以盯着屏幕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为了回答学生的一个疑问,她从20多公里外的家里赶到办公室是家常便饭。同事评价:最晚离开办公室的总是她。为了适应创新教育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应对各种新的挑战更好地授课,她阅读了大量的创新创业书目,了解了很多不同行业的运作过程与新发展,一直坚持不断地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突破自己。她对工作始终认真负责,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完成每一项工作,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谭韬父亲病重弥留之际,为了辅导学生参加竞赛,谭韬每每工作到深夜仍要赶去医院看护父亲。
在经过观察,思考和不断总结后,谭韬率先提出了针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核心”、“四阶培养”、“五个支撑”的培养模式。“一个核心”是指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创新创业人才;“四阶培养”是指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从“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形成完整的培养流程和项目培育闭环;“五大支撑”指的是,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非独立存在,而是配合各专业学习的内容,对专业培养、人才培养、卓越人才的核心要求、毕业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支撑。为了实现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育过程构想,她持续改革了进阶课程的总体规划、大纲制定、课程实践基地合作、企业导师库建设等工作。并作为课程核心教师,带领团队对公共课“创新创业训练营”进行了三次内容迭代,以“增强洞察”、“转变思维”、“理解过程”、“提升能力”四个部分渐进构成课程体系;并根据应用型人才培育需求,结合创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设想和理念,引入企业家、投资人、驻村扶贫干部作为实践课程团队教师。经过实践,形成了线上理论+线下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双创教育氛围浓厚,创新思维教育理念全面渗透,成效显著。2020年,贵州师范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营》获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为贵州省首个获批的创新创业类实践课程。并在2018年、2022年,两次获得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趟出一条师范生的“师创”新路
在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之际,谭韬敏锐的意识到,贵州师范学院作为培养地方基础教育优秀师资的重要“母机”,所培养的创新型师范生会对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区域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事关创新基因传承,事关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意义重大。基于以上思考,谭韬带领团队通过调研和讨论,在学校师范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中有机融入创新工具、师德核心、教育家理念、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等内容,同时坚持师创育人实践导向与本省特色优势项目挖掘,对师创类创新项目进行提炼和升华,形成了全面均衡的师范生创新能力发展环境,为我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持续建设提供进化思路,为培养贵州师范学院“下得去,留得住,善创新,发展好”的“新师范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例如,课程孵化学生公益项目“一根红绳”,学生团队怀揣宝贵的教育初心,立志于改善视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并不知道该如何实现,如何落地。谭韬带领团队前往多个特殊教育学校调研,反复推演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工具,经过艰苦的努力,项目独创了适用于视障青少年的“触、听、摇、跳”红绳教学方法,助力3.6万名视障青少年“健体·润心·燃梦”,帮扶队伍获得27枚金牌,99名视障生通过体育高考单招上了大学,为视障青少年点燃了青春梦想。当帮扶的视障孩子实现梦想的时候,团队的学生们都哭了,他们说,虽然项目很辛苦,但真正体会到了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这样的项目还有很多,例如“踢出她未来”团队,是一只由我校学生领衔的,旨在通过足球运动改变少数民族女孩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并激发内在梦想的体育教学项目。该项目运用专业知识,针对山村环境及女孩的身体状况,独创“小场地训练战法”等训练方法,就地取材,制作如草球、反弹版、竹圈、井字型球门等乡味十足的教具;依托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发全新教学方式,辅助教学课程。在过去六年中,项目已帮助1220余名山村少数民族女孩,她们从山里一脚一脚踢到了市里、省里、全国各地,甚至还去了不同的国家。2022年,项目负责人带领学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学习与训练情况,获总书记亲切回信鼓励,勉励她们坚持热爱,全面发展。例如“花开有声”项目团队,针对0-6岁听障儿童语言能力重塑计划,首创全国听障儿童语言能力康复进阶训练体系,从开口、动手、慧脑到启心,将听、视、触等多种感官统合,帮助听障儿童提升语言能力并促进全面发展。累计帮扶听障儿童1086名,其中823名顺利融入普校。以“双创”赋能教师,以“双创”引领实践,实现融合发展。在谭韬老师的影响下,许多师院学子挥洒青春,抛洒汗水,将项目、研究书写在贵州大地上,将信念与梦想在这块自己热爱的土地上扎根,成长。
如今,谭韬领衔的相关创新创业课程累计覆盖全校1.7万学生,孵化省级以上大创项目300余项,孵化竞赛项目千余项。她带领团队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为抓手,鼓励并组织学生到乡村学校建立创新基地,对接基层单位,将创新课堂打造为了贵州田野山间生动的国情思政课。近5年,我校国创项目中涉及中小学基础教育、特殊教育项目比例达到67.33%,国创赛中涉及基础教育项目达到51.23%。师范生项目持续聚焦服务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麻雀”学校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累计组建1200多个团队近万名学生开展下基层、进乡村创新创业实践,孵化项目102个,与292个中小学开展合作,服务中小学师生15.6万人次。同时,她带领学生团队在历年“国创赛”中共获得国赛8金3银13铜,其中2024年国创赛金奖数量并列该次大赛全国师范类高校第一,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一。并在2024年度获得了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教育初心仍未改,师创新天谱华章。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在双创教育这个理念更新快、需求变化多、工具应用强,能力要求高的复杂领域中,谭韬用党员赤诚的信念、教师敏锐的洞察、工科严谨的规划以及教育匠心的温度,秉持着“面向未来教育培育师范人才”的理念,把每次课程讲授、每个项目启动都当做崭新的开始,践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带好每一个学生”的要求,以匠心深耕教学,用耐心雕琢细节,怀真心浸润心灵,在教师这份平凡的事业中镌刻属于教育者的璀璨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