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爱学生,生病守护
教师职业特性,决定了除将专业所学传授之外,更多的是陪伴学生不断成长。与学生相处对话,从学习、生活、思想上充分交流沟通,融入学生,站在师长的角度在思想上予以引领,站在学生的角度平等对话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见证孩子们的收获与成长,获得学生的喜爱与肯定,这是教师最大的成就和满足。
自2011年参加工作,即兼任20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辅导员。作为新任教师尝试与摸索与学生相处,以诚相待,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建立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相处模式,课上倾囊相授,课下无话不谈,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期间带领学生获得2013年贵州师范学院校级先进团支部和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学生费艳获2012年国家奖学金,田孟文等多位学生获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等称号。
关爱每一位学生,20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班学生陈双成身体突发不适住院时,更连夜赶赴医院,彻夜照顾,直至学生身体状况好转。期间与学生家长、学院领导积极沟通,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二、见微知著,挽救学生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畅通与学生沟通渠道,帮助学生解答除学习以外的问题。在学生家庭遭受变故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用绵薄之力助其渡过难关。与学生谈话、疏导学生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2016级土地资源管理学生肖余松在校期间,于大二暑假收假后,已完成到校报到,后于夜间十一点左右打电话告知请假外出。当询问去向后发现该生含糊回答将去浙江找寻高中同学,立刻察觉其中问题。询问学生此刻说话是否方便,得到学生不明晰的回答后,惊醒学生有可能陷入传销组织,并立即将情况反馈至学院后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后报警处理,配合公安部门成功将陷入传销组织的学生营救回校。
能仅凭一个回答及时敏锐发现学生身陷传销组织,并锲而不舍的将学生营救回校。得益于日常与学生保持沟通,将学生视为朋友。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才能无条件信任自己,也努力不辜负学生发自内心予以“曾妈”的尊称。亦师亦母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三、春风化雨,解学生结
对教育事业一直保持着极大的热情,时刻铭记教师责任,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为目标。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平等对待学习过程中能力程度不同的学生。2019级土地资源管理专升本班学生徐旭,在毕业关键时期,因心理压力过大,不愿意完成毕业论文。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小组老师,知晓该情况后,主动与学生联系,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面临的问题。得知学生因不自信害怕不能完成好毕业论文后,对学生进行多次辅导,帮助其构建论文提纲,教会其学科专业研究方法,悉心修改后,最终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并顺利毕业。在了解学生年幼丧母后,真诚鼓励学生坚强勇敢的面对未来生活,收获学生诚挚的感谢。真情言语,胜过万千。
深刻体会到做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也为能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一名陪伴者而感到欣慰。能收获一份自己喜爱的职业是人生一大幸事。
四、踏实肯干,甘于奉献
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追求和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自任教以来,于2012年参加首届贵州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挑战自我,分别于2016、2022年参加第五届、第十届贵州师范学院教师技能比赛,分获二等奖。期间于2018年获贵州师范学院第三届教学质量奖、2020年获第六届教学质量奖。自2021年始,连续三年参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并获奖。断寻求教学方式方法的突破和发展,提升教学深度、拓展教学广度。
作为专业任课教师,切实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特点鲜明,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主张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志在用轻松的方式将知识深入浅出的传达给学生,培养其自主思考能力。课堂活跃,用朋友的方式与学生交流,获得学生广泛好评。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实践实习上也亲力亲为,倾尽全力,确保学生毕业论文的高质量完成和实践实习的切实锻炼。
2012年参与完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申请。曾担任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环境科学”省级重点学科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学科建设日常工作,获得学院领导认可。参与“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贵州省环境科学教学团队,为骨干成员。自2015年担任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副主任一职,参与土地资源管理检验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改,教学大纲编制汇总,教研室年度计划和年终总结编写、毕业生开题答辩方案制定,毕业实习安排以及期末试卷审定等工作。2021年参与地理与资源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师范认证工作,任劳任怨、不辞辛劳,全程参与并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2022年担任人文地理系系主任持续保障地理科学专业学科建设。
作为一名教师,未来的教学之路还有很长,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俯仰天地、无愧于心”的教师,努力做到用爱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情珍惜每一位教育的同行者,用心建造教师这一良心工程,用最好的自己奉献教育这神圣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