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科院,有这样一条默默流淌的纽带:她隐去讲台的聚光,却悄然撑起一片教育者安心耕耘的晴空;她躬身于行政事务的琐碎之间,却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教育的本真——主懿芹老师,从教坛转入行政岗位,又肩负起基层工会主席的重任,连续四年在年终考核中获评优秀,以“躬身为桥,燃灯于影”的姿态,重新定义了师德的广度与深度。
一、从三尺讲台到服务中枢:转身处的初心映照
主懿芹老师初入教科院时,也曾是讲台上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当她因工作需要转向行政岗位时,许多同事曾惋惜讲台少了一抹亮色。然而主懿芹并未迷失在身份的转换中,她以一贯的严谨和热忱,迅速在繁杂的行政事务中开辟新径。为了尽快胜任,她利用无数夜晚钻研政策文件、熟悉管理流程。短短时间内,她不仅梳理优化了教科院多项管理流程,更成为同事们信赖的“政策通”和“百事达”,让行政运转高效而温暖。她常说:“无论身在何处,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这个内核从未改变。讲台之外,亦可筑台。”
二、工会主席:以心为炉,温暖教科院家园
作为教科院基层工会主席,主懿芹老师将这份工作视为服务全院教职工、传递组织温暖的宝贵平台。在她看来,工会工作不仅是福利发放,更是凝心聚力的核心纽带。她深知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教育质量的根基,于是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春日踏青、金秋健步、趣味运动会…每一次活动都凝聚着她的细致筹划。老师们在欢声笑语中舒缓压力,重焕活力,教科院也由此更添“家”的气息。主懿芹老师尤其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同事。哪位老师家中有困难,哪位老师身体不适,她总是第一时间知晓,并默默伸出援手。有老师患病住院,她带着工会的慰问一次次探望陪伴。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教科院每个人的心田。
三、匠心于行:精耕细作,甘为育人基石
在行政与工会双重职责下,主懿芹老师始终保持着令人钦佩的专业水准与精细态度。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她却能将其梳理得井井有条。从文件流转、会务组织到资产管理、人事服务,每一环节她都力求精准高效。当老师们遇到职称申报、项目申请等流程上的困惑时,她总能提供清晰专业的指导,成为大家信赖的“导航员”。主懿芹老师更深谙行政管理对教学科研的支撑价值。她积极推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简化教师事务性负担;她用心收集整理各上级部门下发的信息,及时推送给相关教师。
四、星光熠熠:无声奉献赢得的回响
主懿芹老师将责任与奉献铭刻于日常的每件小事中,日复一日的付出,最终汇聚成耀眼的光芒。她连续四年获得学院年终考核“优秀”等次,这绝非偶然,而是全院师生对她卓越贡献的一致认可。主懿芹以实际行动实践“严于律己,任劳任怨,服从安排,无私奉献”的精神。近年来担任了艺术教育系与学前教育系舞蹈方面多门课程,比如《芭蕾舞基础》、《古典舞基础》、《民族民间舞》、《儿童舞蹈创编》等等。她所带领的教科院基层工会,因工作扎实有效、富有创新与温度,多次获得校级“先进工会”称号,成为学校工会系统的一面旗帜。在同事们的评价中,“勤勉”“周到”“热心”“可靠”成为描述主懿芹老师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2023、2024年连续两年评为校级工会优秀工作者,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无数个微小而确切的付出,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赞誉。
主懿芹老师的故事,是对“师德”内涵一次沉静而有力的拓展——当她的身份从讲台转向幕后,师德的温度并未冷却,反而在服务与支撑的岗位上延展得更深更广。在教科院这座教育殿堂里,主懿芹老师证明了:真正的师德之光,既能照亮学生的前程,也能辉映同行者的征途;它可以在聚光灯下璀璨,更能在默默支撑处恒久燃烧。她,正是那讲台背后的“讲台”,是教育沃土下那方不可或缺的基石,无声地诠释着“立德树人”最朴质也最坚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