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铸魂,立德树人:坚定信仰的领航者
始终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日常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身作则弘扬高尚师德。将个人理想融入学校发展和服务贵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局中,是学生锤炼品格、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二、爱岗敬业,倾心教学:三尺讲台的耕耘者
从教12年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每一项教学任务。积极承担并超额完成学院安排的本科教学任务,年均教学工作量名列前茅。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坚持做到“五个认真”:
(1)认真备课:紧跟学科前沿,融入最新科研成果与实践案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案详实,课件精良。
(2)认真组织教学:课堂讲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生动活泼,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3)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详细记录问题,及时反馈,并利用线上线下方式耐心辅导答疑。
(4)认真指导实践: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每年指导8名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对学生企业见习、实习安排、就业招聘等工作投入大量精力,积极联系优质企业资源,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提升保驾护航。
(5)认真评阅试卷:评卷工作一丝不苟,评分标准统一、公正,考后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思。
三、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学科专业的建设者
不仅是优秀的教学者,更是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开拓先锋,在多个关键性、开创性工作中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
(1)集成电路本科专业奠基人:作为核心骨干,全程主导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的申报工作。从前期广泛调研、人才需求分析、培养方案论证(含多次修订完善),到申报材料的精心撰写与答辩准备,倾注了大量心血,最终助力该专业成功获批,填补了学校乃至省内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空白。
(2)实验室建设实干家:专业获批后,立即投身紧张的实验室建设工作。负责规划、论证、招标、安装调试及验收全过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建成“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集成电路集成应用实验室”,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科创活动及教师科研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是专业发展的基石。
(3)现代产业学院开拓者:积极主导“数智电子信息信创现代产业学院”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紧密对接国家和贵州省电子信息产业及信创发展战略,整合校、政、企资源,创新产教融合机制,致力于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该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4)学位点建设推动者:作为核心成员,全力投入“电子信息”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在学科方向凝练、师资队伍整合、科研成果梳理、培养方案制定、申报材料撰写等方面贡献突出,为提升学院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奠定了关键基础。
(5)评估认证排头兵:主导了集成电路专业的预评估工作,对标评估标准,梳理专业现状,查找差距,制定改进措施。同时,负责或深度参与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贵州省本科专业评估工作,确保专业建设质量持续提升。
(6)重大项目谋划者:敏锐把握国家政策与产业发展机遇,牵头了多项重大项目的申报工作,为学院发展争取资源:2024年电子信息信创人工智能综合实训基地项目储备申报,2025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信创背景下人工智能全链条实训与师范类双创人才培育示范项目申报,2025年第4期教育部信创背景下集成电路专业就业实习示范项目申报,2025年国家发改委公共实训基地项目的申报,这些项目的谋划与申报,着眼于未来,旨在打造高水平实践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四、严谨治学,科研反哺:学术创新的探索者
(1)科研工作扎实:积极投身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近5年主持并完成科技厅自科项目1项、教育厅自科项目1项;成功立项校级自科项目1项。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在相关研究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2)科研反哺教学: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实验指导、毕业设计中,及时融入最新的研究进展、技术方法和工程案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做法,显著提升了教学的前沿性和挑战度。
(3)学术道德楷模:恪守学术规范,坚持学术诚信,弘扬科学精神,维护学术尊严,是师生公认的学术道德表率。积极邀请博士生导师、省管专家等来物电学院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五、悉心育人,桃李芬芳: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1)言传身教育英才:坚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学生,耐心倾听他们的困惑与诉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双创竞赛引路人: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5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项顺利结题,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5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奖项10余项、其他奖项20余项,成绩斐然。作为物电学院大创项目结题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每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确保项目质量与成效。
(3)就业帮扶显真情:心系学生未来发展,在就业指导、招聘信息推送、简历修改、面试辅导等方面不遗余力。积极联系用人单位,拓展就业渠道,帮助众多学子顺利踏上理想的工作岗位,学生满意度极高。
余宏老师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职业理想、深厚的教育情怀、卓越的工作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管理服务和育人实践中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推动集成电路等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